真气运行法为什么强调要注意呼气?
真气运行注意呼气对生理的有益影响
1、排除肺中的浊气,降低肺内压,为接收新鲜空气作好准备,对祛除痰涎有良效。注意了呼气,吸气自然深长、细匀,而减少呼吸次数,有利于本脏病灶的康复。
2、副交感神经兴奋,相应的制约交感神经,以缓解长期由紧张而来的不适症状,并可使练功者放松入静。由于血管舒张活动良好,有降血压及止痛的作用,对各种心脏病都有卓越的疗效。
3、推动心气缘任脉下入中丹田,振奋脾阳,即火生土,使消化系统功能增强。再入下丹田,则心肾相交,以补命门之火,增强肾脏的生理功能。
4、手三阴真气由胸走手,足三阳真气由头走足,方向是向外向下,促使真气运行周身,发挥温分肉、卫外免疫的作用。
5、全身毛窍张开,起散温行水的作用。
调整呼吸,培养真气,主要的是把真气送入丹田。基于呼气时真气沿任脉下入丹田的自然生理,这就给调息指出了正确方向。因此,调息时只注意呼气,便可以如期达到气沉丹田的目的。至于吸气时,便可听其自然,无须注
意。由于大气压与肺内压的关系,呼出多少浊气,就会进入多少新鲜空气。这样就是顺乎生理的自然呼吸调息法,也就是真气运行法特定的调息法。
有人主张深吸气,为了气沉丹田努力吸气,这样做是违背生理的。因为空气只限于肺中,不可能吸入丹田,虽然在深吸气时小腹也感觉有些活动,那只不过是横膈膜下降的一种压迫感觉而已。前面所讲吸气时小腹受压真气上
行布于胸中,若只注意吸气,胸中必然积气,以至胸闷气短。不懂这个道理的人,强调意识指导控制吸气下入丹田(有的还会闭一会气),就适得其反,行持不久,必感鳖气。压力越大,反压力也越大,丹田被压抑得使真气
上冲,会引起头昏。以上便是不合理的调息法带来的后果。这种吸气闭气方法的自然锻炼,不要强化气沉丹田的意念,只给肠胃增加一些蠕动,也还是有益的活动。若想培养真气贯通督脉,那是难以做到的,并且还会出现很
多毛病。故虽一呼一吸,效用各异,可不慎欤!
下一篇:李少波教授《天然歌》浅释
上一篇:真法之三个丹田的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