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气运行法与儒家
儒家以“十六字心法”为指导思想,即“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,惟精惟一,允执厥中”。就是叫人端正身心,不违大道,保存天一之精气。还具体记述了练功中每个阶段的思想变化,如“知止而后能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”。止者,止于丹田也。又曰“止于至善之地”。气沉丹田,则可固定,培养真气。因此丹田真气活泼有力,可使精神专注而入静,能入静就可安然久坐,静极生动,如《老子·十五章》所说:“孰能安以久,动之徐生”产生的这个动力,即经会阴,过尾闾到命门,过夹脊透玉枕,上泥丸而通周天。这一过程,真法叫“通督”,会产生很多生理变化,有时还是很难受的。如果紧张、害怕,处理不当,则会出偏差。因此古人也有“防危虑险”的说法。所以说“安”以后会产生“虑”,经过“虑”这一段过程,才能得到通督后的轻松愉快,并得到常人不能见到的所谓“天命之谓性”。佛家叫“明心见性”,真法谓之“积精全神”。
——《真气运行学》
推荐阅读:真气运行法印证
下一篇:真气运行法与内丹术
上一篇:真气运行法与易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