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神养生法则,夏季养生之小暑节气
在老子的《品德经》中:“故道大,天大,地大,人亦大。域中有四大,而人居其一焉”。荀子则进一步指出:“水火有气而无生,草木有生而蒙昧,禽兽有知而无义,人有生有知亦有义,故最为世界贵也”。
《素问·保命全行论》亦云:“天复地载,万物悉备,莫贵于人”。道教经典《承平经》也重复论及重命养身、乐生恶死的主张。指出:“人居寰宇之间,人人得壹生,不得更生也”,所以要顾惜生命。“人最善者,莫若常欲乐生”为此提出了“自喜欢自好”的摄生学说,即“人欲去凶而远害,得长命者,本当保知自喜欢自好自亲,以此自养,乃可无凶害也”。阐明,只要经过自我养护和积极磨炼,才干获得长命之躯。
时当小暑之季,天气酷热,人易感心烦不安,倦怠乏力,在自我养护和磨炼时,我们应按五脏主时,夏日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,心平气和,确保心脏机能的兴旺,以契合“春夏养阳”之准则。《灵枢·百病始生》曰:“喜怒不节则伤脏”,这是由于人体的情志运动与内脏有亲密关系,有其必然规则。分歧的情志影响可伤及分歧的脏腑,发生分歧的病理转变。
中医摄生主张一个“平”字,即在任何状况之下不成有过激之处,如喜过则悲伤,心酸则心跳神荡,精力松散,思维不克不及集中,甚则精力变态等。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,一切生命运动都是五脏功用的集中显示,而这一切又以心为主宰,有“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”之说,然,心神受损又必触及其他脏腑。在情志方面,喜为心之志,这 “喜”是在但是的状况下,舒缓严重的心情,使心境酣畅气血弛缓。故夏日摄生重点凸起“心静”二字就是这个事理。
更多内容,请访问主页 http://www.neiyang.or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