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生是一种智慧 健康是一种选择
——我的健康我作主 求医不如求己
“我最大的悲哀就是这辈子只关注了疾病,而不是健康。”王均瑶临终前说。
38岁的王均瑶留下了38亿的资产,离开了人世……
生命只有一次,王均瑶遗憾地走了。那我们是如何对待健康和疾病呢?
我们是人云亦云呢?还是有自己的行事准则和选择标准?
无庸置疑,健康是生命的基石,是成功、品质人生和精彩生活的支柱!
可遗憾的是,太多的人没关注健康,而关注健康的绝大多数人又像王均瑶一样,关注的却是疾病!
有人讲:未病就知道保健养生,是有智慧的人;病了才重视保健养生,是明白人;有病了还不注意保健养生,是糊涂人。
那么这三种人对于健康,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选择呢?
关键就在于观念。其实三种人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观念。而观念差别导致选择的不同。做有智慧的人,还是明白人或是糊涂人,就在于一念之间的选择。
如果我们自己的身体不是免费从父母亲那里得来,而是花了200万元买来的一辆宝马车,我们又会如何保养自己呢?
我们是不是会每5000公里就到4S店去保养一次?
其实人是何等尊贵,我们的健康价值又何止200万元的宝马车能比?
健康,首先是一种责任。无论是对于我们的亲人,还是对于单位组织,乃至社会国家,我们都有义务保持健康的身体。
健康,其次是一种资本。只有健康,我们才能够辛勤打拼事业、干好工作,更不用说加班加点了。
健康,也是一种财富。健康是1,其他都是0。有了健康,比什么都好;没有健康的1,最多的钱,也是0。
健康,还是一种投资。人在40岁前,往往是用身体去换钱;而40岁后则未必能用钱把身体买回来。在预防上投入1元钱,将可节约(产出)10到100元的治疗费用。
因此,健康是值得我们珍视的!值得我们花费时间、精力和金钱去获得的。然而,到底怎么样才能健康呢?
无数的事实证明,医生无法解决健康问题,健康只能依靠我们自己!真如中里巴人所言:求医不如求己!当然,我们得了解人体生命是如何活动的?是什么维系着我们的健康?人体健康的关键在哪里?
改变人生从观念转变开始,想要健康就试着去了解自己吧!立即找寻并查看“人体使用手册”……
选择做一个有智慧的人,未病就保健养生!
内养堂主:清源子